新聞中心首頁
新華社南昌9月28日電 題:九十余載守望,今朝起飛——瑞金機場首航日現(xiàn)場直擊
新華社記者劉佳敏
晨光微露,“共和國搖籃”瑞金的空氣中彌漫著特殊的期待。9月28日,贛州瑞金機場正式通航運營,這片紅色熱土從此架起了連接全國的“空中橋梁”,贛南革命老區(qū)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迎來歷史性突破。
機場外,早已圍滿了自發(fā)前來的周邊村民。葉坪鎮(zhèn)禾倉村的鄧福英天未亮就出發(fā),早早占了個好位置,她的兒子常年在北京務工,“以前去看兒子要坐十幾個小時火車,現(xiàn)在聽說只要兩個小時就能到,我一定要親眼見證這第一架飛機起飛!
首航當日,北京大興至瑞金、上海浦東至瑞金兩條航線同步開通,分別由中國國際航空和東方航空執(zhí)飛。
值機柜臺前,77歲的盧德松正在辦理登機手續(xù)。作為家鄉(xiāng)交通發(fā)展的見證者,他的經(jīng)歷頗具傳奇色彩。“2005年贛龍鐵路第一列火車、2015年第一趟動車開通,我都坐了首趟車!崩先艘贿呎f著,一邊拿出珍藏的車票憑證,“這次聽說機場通航,我13號晚上就在手機上買了三張票,要帶著家人去北京看看!
“來了!來了!”上午10時3分,當從北京飛來的CA8697航班出現(xiàn)在天際線時,觀禮區(qū)爆發(fā)出一陣歡呼。
飛機緩緩滑行通過“水門”,兩道水柱交織成拱形,水霧在陽光下閃爍。這是航空界的最高禮儀,為這片紅土地九十多年來的航空夢洗塵。機場正式通航,將為贛南閩西革命老區(qū)680萬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選擇,為區(qū)域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注入新的動力。
停機坪上,瑞金機場分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高青帶領地勤人員列隊等候。他整理了一下衣領,目光緊盯著緩緩停穩(wěn)的飛機舷梯。雖然開航前夜與170多名保障人員幾乎未眠,反復檢查每個系統(tǒng),但此刻他的臉上不見倦意,只有滿滿的期待!斑@一刻,我們等待了太久!彼p聲說道,目光始終沒有離開艙門,“我們必須萬無一失,這是對歷史最好的交代。”
歷史,是這片土地最厚重的底色。1932年,紅軍在福建漳州意外繳獲一架飛機,命名為“馬克思”號。時任紅軍東路軍政委的聶榮臻提出:“要把飛機開到瑞金去!”
消息傳回瑞金,蘇區(qū)瑞金九個區(qū)、三千多名群眾積極響應,滿懷希望地在沙子崗奮戰(zhàn)六晝夜,用最原始的工具平整出一個簡易機場,等待著屬于自己的飛機降落。然而,由于戰(zhàn)時條件所限,飛行的夢想最終未能在這片紅土地上真正扎根。
此刻,夢想終于照進了現(xiàn)實。隨著舷梯車緩緩靠攏,從北京搭乘首航班機返鄉(xiāng)的鄭中華快步走出艙門。這位76歲的老人難掩內(nèi)心的激動,眼眶微微發(fā)紅,“我們的父輩是靠著兩條腿走出來的,用血肉走出了一條紅色長征路,如今我們用飛機飛回來了”。她深深呼吸著故鄉(xiāng)的空氣,聲音里滿是欣喜。
上午11時18分,前往北京的CA8698航班準時起飛。銀白色的機身在藍天映襯下格外醒目,很快化作一個光點,消失在天際。跑道上,地勤車輛開始有序移動,為下一趟航班做著準備。
九十余載的飛天夢,在這一刻終于化作了觸手可及的航跡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焦作網(wǎng)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新華社南昌9月28日電 題:九十余載守望,今朝起飛——瑞金機場首航日現(xiàn)場直擊
新華社記者劉佳敏
晨光微露,“共和國搖籃”瑞金的空氣中彌漫著特殊的期待。9月28日,贛州瑞金機場正式通航運營,這片紅色熱土從此架起了連接全國的“空中橋梁”,贛南革命老區(qū)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迎來歷史性突破。
機場外,早已圍滿了自發(fā)前來的周邊村民。葉坪鎮(zhèn)禾倉村的鄧福英天未亮就出發(fā),早早占了個好位置,她的兒子常年在北京務工,“以前去看兒子要坐十幾個小時火車,現(xiàn)在聽說只要兩個小時就能到,我一定要親眼見證這第一架飛機起飛。”
首航當日,北京大興至瑞金、上海浦東至瑞金兩條航線同步開通,分別由中國國際航空和東方航空執(zhí)飛。
值機柜臺前,77歲的盧德松正在辦理登機手續(xù)。作為家鄉(xiāng)交通發(fā)展的見證者,他的經(jīng)歷頗具傳奇色彩!2005年贛龍鐵路第一列火車、2015年第一趟動車開通,我都坐了首趟車!崩先艘贿呎f著,一邊拿出珍藏的車票憑證,“這次聽說機場通航,我13號晚上就在手機上買了三張票,要帶著家人去北京看看!
“來了!來了!”上午10時3分,當從北京飛來的CA8697航班出現(xiàn)在天際線時,觀禮區(qū)爆發(fā)出一陣歡呼。
飛機緩緩滑行通過“水門”,兩道水柱交織成拱形,水霧在陽光下閃爍。這是航空界的最高禮儀,為這片紅土地九十多年來的航空夢洗塵。機場正式通航,將為贛南閩西革命老區(qū)680萬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選擇,為區(qū)域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注入新的動力。
停機坪上,瑞金機場分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高青帶領地勤人員列隊等候。他整理了一下衣領,目光緊盯著緩緩停穩(wěn)的飛機舷梯。雖然開航前夜與170多名保障人員幾乎未眠,反復檢查每個系統(tǒng),但此刻他的臉上不見倦意,只有滿滿的期待!斑@一刻,我們等待了太久。”他輕聲說道,目光始終沒有離開艙門,“我們必須萬無一失,這是對歷史最好的交代!
歷史,是這片土地最厚重的底色。1932年,紅軍在福建漳州意外繳獲一架飛機,命名為“馬克思”號。時任紅軍東路軍政委的聶榮臻提出:“要把飛機開到瑞金去!”
消息傳回瑞金,蘇區(qū)瑞金九個區(qū)、三千多名群眾積極響應,滿懷希望地在沙子崗奮戰(zhàn)六晝夜,用最原始的工具平整出一個簡易機場,等待著屬于自己的飛機降落。然而,由于戰(zhàn)時條件所限,飛行的夢想最終未能在這片紅土地上真正扎根。
此刻,夢想終于照進了現(xiàn)實。隨著舷梯車緩緩靠攏,從北京搭乘首航班機返鄉(xiāng)的鄭中華快步走出艙門。這位76歲的老人難掩內(nèi)心的激動,眼眶微微發(fā)紅,“我們的父輩是靠著兩條腿走出來的,用血肉走出了一條紅色長征路,如今我們用飛機飛回來了”。她深深呼吸著故鄉(xiāng)的空氣,聲音里滿是欣喜。
上午11時18分,前往北京的CA8698航班準時起飛。銀白色的機身在藍天映襯下格外醒目,很快化作一個光點,消失在天際。跑道上,地勤車輛開始有序移動,為下一趟航班做著準備。
九十余載的飛天夢,在這一刻終于化作了觸手可及的航跡。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(wǎng)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|
|